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您的位置: 首页>滚动 > >正文
2023-02-04 23:19:06 来源:哔哩哔哩

感谢笔名 罗耀 为本账号供稿。

本文的一切分析不代表真理,不代表其他任何人立场,仅作参考学习之用。

除开岳飞本人,笔者不会因个人喜恶,对任何人有任何形式上的有意偏袒或无因贬低。


(资料图)

影片评分:6/10,

前言

年初几部电影带来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前有《流浪地球》喜出高质新作,后有《深海》掀起关怀热度,不过随着论域分离的趋势加剧,对电影的网络评论可谓各成一派,是褒是贬各执一词。

今天要说的这部《满江红》同样如此,在听说这部电影名字的时候,作为轻度历史爱好者的笔者惊喜不已——岳武穆是本土历史上具有“元意义”的人文形象,代表着忠(宁死不叛)、勇(统武过人)、仁(爱护军民)、义(义降叛民),更是笔者心目中不可摇撼的护国丰碑。

但这部电影恐怕支撑不起满江红或者岳武穆的名号——至少在个人角度来说如此。

文艺批评通常有两个角度,内部的文艺规律角度和外部的社会意义角度,览片后,网络上似乎有大量的声音斥责《满》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更多人甚至不惜对演员或者导演进行解构式的人身攻击,前者可以理解为外部的文艺批评,但后者只是一种合理或否的情绪宣泄。

尽管笔者本人也在看完电影的第一时间骂出了声,但对这部电影的评价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两句谩骂或者空虚的符号上,不加细究的扣帽子,可能只会影响对将来类似的文艺创作尝试,因此——笔者尽量在不受到任何网络评论的影响下去品鉴电影本身。

《满》的定位是悬疑-喜剧电影,时长160min左右。

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四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死在宰相驻地,所携密信也不翼而飞。一个小兵与亲兵营副统领机缘巧合被裹挟进这巨大阴谋之中,宰相秦桧命两人寻找凶手和真相的故事。(剧情总结摘自百科)

个人评价:

优势

+配乐:转场用摇滚豫剧别出心裁

早在本世纪初,一些具有长远目光的音乐人就已经意识到传统音乐和现代乐器结合具有无限的可能,但把这类音乐真正成型化,普遍应用在完整的作品当中,还并不算非常常见。

+谋式的空间运镜和色调运用正常发挥

虽然笔者对电影整体评价不高,但在电影的开头,也就是所谓的“起手式”,这一段的安排堪称专业——只用长镜头的镜头语言诉说情况,用急匆匆赶路的巡逻士兵→给床上的尸体翻身→字幕昭告观众:此乃金人礼仪官,这样简洁的递进确实是专业安排。

在张艺谋导演的其他电影当中,远到《大红灯笼高高挂》近到《悬崖之上》,都有对空间镜头的安排,这在《大红灯笼》中体现为对四方大院的特写,借助平视镜头,将人物安排在镜头九宫格的中央,借此体现旧家庭环境中受到压迫压制的人,以色调由黑转红,象征主人公遭受的境遇;在《悬崖之上》当中则体现在逼仄的小巷雪景中,以此暗示特务受到的威胁,暗色的建筑和亮色的雪景也和敌我冲突的强烈程度契合。

当然,《满江红》中亦是,这样的手段,体现在转场当中(人物行动平移镜头配合摇滚豫剧),前半段电影伏笔阶段,色调相当晦暗,最后一步步揭开,光线也逐渐明亮。

+演员演技

反派有雷佳音和张译担任,根据资料显示似乎二人有过出演警匪、谍战类作品的经验,谙熟手段、工于心计的形象基本妥帖,绝对在线。

而以喜剧、小品出名的沈腾在大量的包袱里做到了尽可能多的绘声绘色,虽然依然是片中“喜剧”“笑点”元素的主要支撑位,但在后期受审环节,展示出来的痛楚、坚定、真情也令不少观众动容。

至于易烊千玺本人,身材略瘦削,并没有完全撑起来盔甲,虽然全程表情微妙,但配合本身就立场模糊的电影内角色分配,还算是到位的。尽管这样的表情,似乎在《长安十二时辰》就已经非常常见了,但如果因其饭圈粉丝就对演艺水平有意偏袒或无因贬低,恐怕不利于我们公正地判断。

+前期台词基本详略得当

在“起手式”的电影展开里,趁着观众还沉浸在紧密的悬疑氛围当中,第一句台词就发生在牢房:士兵a对士兵b(张大,沈腾饰)说:“别看了,都是昨晚去过xx地的。”

如果一直坚持这种详略得当的策略,整体的观感可能会更加紧凑,可惜的是,紧接下来就跟着一个似有似无的成人段子,直接改变了开局的悬疑气氛的运镜方针。

+轻松诙谐的人物对话

虽然笔者不能感受到多少能够共情的大的笑点,但是演员发挥相当悠然自得,抖包袱的时候影院内中小音量的笑声不断。

缺陷

-音效过重,尤其是杀伐镜头中,切肉音效音量至少是人声的两倍

还是“起手式”环节,到了审问环节,观众笑声未定,忽然审问人(孙副统领,易烊千玺饰)手起刀落,直接将一嫌疑士兵割喉。

这个时候,巨大的肌肉切割音效又直接将笑声打断,而且给了死者面孔特写。

在之后,孙副统领杀伐不断,类似的大声音效和大出血近镜头特写也不断。

如果允许笔者援引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的论点,那么,就得说,剧中的要素要尽可能谨慎安排,尤其不能有太多导致观众注意力向非核心主题转移的要素。

恐怕《满》在这一点上,做的并不能令人恭维。

-反转过于强行,岳家军接近秦桧的手段几乎每一步都有赌运的成分

实际上目前网上评论,不管是褒贬,都承认了——这部电影的翻转确实是多。每当看似尘埃落定的时候,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展开。

笔者理想中的翻转应当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在二刷电影后,总结诸多翻转总是感觉缺乏说服力,比方说【马夫刘喜的刺杀】这一段,马夫的妻女家眷居然就留在刺杀目标住所附近,再比如【艺伎瑶琴的刺杀】这一段,忽然道出不按计划的行动、不对秦桧身边的聋哑侍女做针对,实在是令人感到轻率冒进。

随着剧情的推移,“似乎是”有越来越多的秦桧身边人被“策反”,皇帝亲信、亲兵营统领、乃至秦桧的亲信,但仔细想一想,这些人逐渐不受秦桧控制,无一例外是因为急转直下的形势所迫,出现了自保心理,张大等岳家军的巧舌如簧只是起了居于其次的推动力,但这些岳家军彼此之间的配合计划极其冒进——

①若开局秦桧势力审问艺伎时再多杀一个艺伎,则后续计划难以展开;

②若打更手夺刀失误 或 故意中箭失误,则后续计划难以展开;

③若亲兵营内乱中,王击杀了孙,或王未死,则后续计划难以展开;

④……

实际上掩盖在悬疑tag下的谍战要素很重,如果是谍战,这些岳家军缺乏真实有效的PlanABC,却只有一步步冒进的StepABC——这就显得这群人用“且”而非“或”型的自杀式行动方案,为岳元帅扬名,怎么看都不像是“两年的”缜密计划,倒像是赌徒开盘。

-塑造人物有“为了丰满而丰满之嫌”,但限于篇幅安排,导致人物仍旧缺乏立体感

主角张大和是有舅舅-外甥的关系的,何立没有对敌人的家眷斩草除根,就连秦桧也有个爱名声的形象(即使历史上的秦桧可是堂而皇之落落大方地寿终正寝),这些零碎的叙事散落在对白当中,其实不算是缺点,但是配合过于浓墨重彩的翻转和铿锵激昂的音效里,显得冲突。

-伏笔的丢失和翻转前后的人物立场冲突

那个形似酒壶的“装信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何立在审问的时候要拿出来?

皇帝的亲信为什么惧怕查看金人给秦相的密信?如果真要像后面那样硬气地宣称自己只对皇帝负责,为什么在第一时间能抓到宰相把柄的时候不看?

……

(下划线)

-对史实模棱两可的态度

本片如果按照历史考据批评来看,是难以不合格的。

①岳飞的绝笔不是这一篇《满江红》,而是“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字;

②韩世忠在1146年的南宋朝廷早就没有什么可以冲击得动秦桧的“手段”;

③……经典全甲武士打无甲武士被反杀;

但似乎又是尊重历史的,剧情像《刺客信条2》那样留了最终反派一命——当然是因为历史上他们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去世。

总结

这个电影用了这样多的步步惊心的悬疑,也抖了无数个好笑或者不好笑的包袱,用充满留白的人物(尽管有刻意的小品气,“一句话就轻松带过人物艰难”),让他们相互勾心斗角,通过“且”型的计划甚至赌徒的运气达成了接近秦桧的目标,最后——却只是讨要了一首词,然后放一个祸国殃民的奸臣一条生路(甚至觉得放生比处决更能够惩罚他)——甚至还把同伴的尸体火化掉(如果送给皇帝更能“让秦桧活着遭受折磨”),把同伴的女儿扔在了敌营里,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

——————

关于“或”和“且”的逻辑小谈

假设,岳家军制定接近秦桧的计划,用PlanA或PlanB,A或B任一计划失败可以由其他计划努力。

但实际在电影里,岳家军制定接近秦桧的计划,必须完成StepA且StepB……任一步骤失败就大事难成——最后甚至要依赖策反一个仅仅是“有可能”反水的所谓的少年将军——甚至连到底是要杀死秦桧还是做什么都没有明确交代,全靠这个半个小时前还对自己严刑拷打的“走狗”,就是说,全程这些岳家军都在冒天大的险。

尽管岳飞本人曾经确实说过:“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这是建立在全面准备的后勤基础、切实苦练的兵员训练以及严谨的战略战术准备之上的,这样轻率冒进的岳家军,真的对得起岳武穆之兵的名号吗?

尾声

伴随着哀愁的电影片尾曲响起,有的观众落了泪,有的观众骂出了声。

而我也几乎落泪,却不是为了故事中的人,而是为了那无数次被人尝试另类诠释的岳元帅的文艺形象,也为了那历史上军民一体保家卫国,留下“天日昭昭”八字的岳鹏举本人。

《满江红》从头到尾都没有岳飞,只有岳飞的空名,拿来给这个可能刚刚及格的反转谍战片做注脚。

出了影院,听到身边的观众还说,电影的微博官放宣传账号还把“靖康 耻”断句成了“靖 康耻”,我叹了口气,擦干了眼角,努力把目光移回电影本身,压抑下我的无名怒火,冷静地为诸多要素进行整理。也算是择其善者而纳之,择其恶者而改之。

但这电影没有展现出我心中的满江红的悲壮,这是唯一我无法抛开个人喜恶而评价的东西。

它有出色的地方,但它不是那一首《满江红》。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标签: 文艺批评 详略得当 大红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