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气会现场
(资料图片)
央广网太原1月20日消息 1月17日下午,2022年山西省乡村振兴局新闻媒体通气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在“乡村振兴”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效,五项指标在全国争先进位。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项目开工率全国第一,截止至2022年8月底年度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并列全国第一。截至2022年12月底,规划实施的1257个项目总体创建进度达到97.13%,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2.98万人次。推动示范村实现产业发展有支撑、集体经济有提升、农民收入有增长,呈现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景象。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玉宏做年度报告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中央衔接资金支出进度全国第一,中央衔接资金支出进度98.4%、居全国第一。省级为每个示范村投入300—500万元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撬动重点帮扶县、整体推进县、先行示范县分别按1:1、1:1.5、1:2配套落实资金,直接带动投资27.33亿元。
年度光伏净收益全国第一,全省光伏年度收益达到19.21亿元,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全国第四,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406元,增长1630元,增幅15.1%,位居全国第四。
小额信贷投放额全国第五,2022年山西省乡村振兴局累计投放小额信贷55.51亿元,居全国第五,惠及11.03万脱贫户和监测户。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建成主持会议
2021年11月份,山西省乡村振兴局组织市县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方式确定示范村,先期开展试点,与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不谋而合。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创建五类示范,在五台、武乡、岚县、左权、汾西5个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00个、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43个、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15个、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山西省乡村振兴局突出创建规划到位、配套资金到位、老旧宅基地盘活到位三个前提;抓住产业发展、集体经济、脱贫人口增收三项重点;破解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难点;建立后续管护、人居环境提升、养老托幼三个机制。
2023年,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将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紧盯巩固成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四项”任务,采取“五种”方式,打造“六大”平台,不断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山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宣传处尚慧辉讲话
最后,山西省乡村振兴局感谢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支持省乡村振兴局的工作,进一步达成合作,发挥平台优势、资源优势、传播优势,高频率宣传,多角度报道,全方位展示全省巩固衔接各项工作,为全省巩固衔接工作提炼经验,为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加快发展加油鼓劲,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梁雨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